中医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中医资源,一个地区的名中医资源有限,得到名医资源相当于得到当地的客流量。
中医馆的快速扩张依赖于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对中医馆的连锁运营起到关键作用,中药质量监管、医师资源均匀分配和名医药方标准化形成一致性管理模式,打造连锁品牌。
优质的服务是中医馆在与公立中医院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点,无需在大医院排队挂号缴费,提前预约挂号,病人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诊疗,并且享受代煎药、送药服务,是中医馆的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末,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61.3万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8.2万人,比上年增加3.2万人(增长5.6%),而中医2010-2016年诊疗人次CAGR达7.82%,超过医师人数增长率,说明我医卫生人才发展不足,相对市场诊疗需求存在缺口,中医医师占同类人员总数的比重偏低,特别是中医医师的比重还不到20%,我国还需加强中医医师人才的培养。
我国国医大师均为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中医名家,自2009年6月19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联合举办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部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其后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评选出第二届和第三届国医大师,至今为止已评选出90位国医大师。
图表:第三届30位国医大师名单及介绍
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资料整理
国医大师资源稀少,拥有国医大师坐诊即有客流量和口碑,是中医馆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为止固生堂有5位国医大师,云南圣爱中医馆有1位国医大师坐诊。
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选出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一批465,第二批556,第三批586,第四批1704,第五批734)共3311人。
图表:我国中医名誉排名及人数
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资料整理
国家级名老中医和省市级名老中医在中医馆本地拥有一定影响力和客流量,是各大中医馆的竞争资源,一定程度体现中医馆的规模和实力。固生堂拥有5位国医大师,24名国家级名老中医,名医资源在竞争对手中最为丰厚。
图表:各中医馆国医大师、名老中医人数,固生堂有5名国医大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中医师稀缺,尤其是名老中医,不可能每个中医馆都有很多名老中医,通过连锁化经营,让老中医和名老中医多点执业,就可以解除更多的消费者看病需求问题。但是连锁化经营解决不了名中医资源稀缺的根本问题,只有中医馆自身培养优秀医师才能本质上解决问题,因此中医馆医技传承培养将极为重要。
相对于西医,中医的传承实战经验更加重要,好的中医培养周期也相对较长,因此中医馆建立一套拜师学习、传承的制度和管理规范,名老中医在中医馆带学徒模式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培养方式。
3.2轻资产属性有助于快速连锁化,“中药房+名中医坐诊”模式标准化管理
相对于西医综合医院及整形、肿瘤等专科医院,中医诊所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不需要配备大型医疗仪器设备,且中医“一人坐诊”,还可以更大程度上减少中医诊所的经营面积。一般小型中医诊所,面积30-140平方米,主要通过中医专家资源,“前厅坐诊、后堂抓药、医药一体”的坐堂医模式,使名医与名药得以相辅相成。
且由于中医诊所资产较轻、扩张速度相对较快,预计在不断扩充的基层医疗市场将大有可为,可通过标准化复制、规范管理来实现连锁及经营。
图表:中医诊所和中医门诊部建立基本标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医个性化治疗的特点给中医馆连锁标准化经营带来了困难,连锁中医馆间的医疗水平不一致将会给品牌带来一定风险,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标准化管理,包括中药质量统一监管,医师资源均匀分配和名医药方疗法标准化。
中医十分看重中药的来源和品质,有质量保证的药品才能显示医生的水平,中医馆做到连锁分店药材统一供应,质量得到统一监管,才能保证各连锁分店的中药质量一致性。
为了保证中医馆分店医疗水平一致性,连锁中医馆名中医资源需均匀分配,同时为了留住医师资源,中医馆可以分给医生单店股权,例如固生堂的“中医合伙人计划”等,中医馆负责运营管理和提供优质服务,医生负责坐堂出诊和招收学徒,这种管理模式吸引医师资源,同时促进中医馆运营发展,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环。
图表:中医馆与医生各司其职,股权共享管理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解决中医诊疗标准化的问题,将名中医的药方或特色疗法标准化,研发出一套中医馆自己的治疗体系,并且制作自己的特色产品,打造自身特色品牌。
图表:“中药房+名中医坐诊”的连锁经营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做到以上三点标准化管理,中医馆才有可能形成连锁品牌,但此模式成本较高,需要庞大的资金实力,只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医馆有能力做到,所以中医馆需提高基础单店运营能力,提高营收,争取资源,积累资本扩大规模。
3.3医保资质+商业保险,中医馆全方位提供优质便民服务
中医馆提供全方位便民服务。中医馆就诊无需在大医院排队挂号缴费,通过线上提前预约挂号,病人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诊疗,并且享受代煎药、送药服务,同时中医馆定期开办义诊活动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便民服务是中医馆的竞争优势。
图表:中医诊所全方位客户服务体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保资质+商业保险支付”模式减轻医药负担。随着精品中药、膏方的出现,其价格是普通中药的3-5倍,中医馆拥有医保资质显得尤为重要,消费者可以报销,消费意愿也会增强,就诊人次上升,中医馆营收才会增加。
但是过于依赖医保资质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一旦企业违规取消医保资格,营收将会大幅下降。中医馆可以与商业保险合作,与国际医疗保险机构开通商业保险支付体系。
图表:部分中医馆医保定点资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锐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service@reportrc.com、010-5716921,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内附:数字阅读
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就业形势严峻,催生非学历职教市场需求
2018年全年中国教育行业融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19教育投资
2020年我国电子游戏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前景分析,疫情推动产业
2020装配式行业市场现状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装配式行业崛起政
终端电视超高清智能化需求推动行业发展
2020钢结构建筑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硬件软件端共同进步进一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新能源汽车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
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造就巨大发展潜力
NCM811正极材料导入高端乘用车,市场需求空间增加
2020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化妆品成“颜值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