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保物联网产业获得政策支持
2016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印发了《“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大力发展“智慧环保”的要求,明确了具体的执行单位及时限,标志着智慧环保正式提上了国家日程。
图表:近年来智慧环保政策规划汇总
时间 | 部门 | 名称 | 内容解读 |
2011年6月 | 环保部 |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 明确开展环境监测预警技术和环境政策法规研究;研发环境监测新方法与新设备;研究环境监测信息化集成与资源共享技术、无线传感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技术。 |
2013年8月 | 环保部、发改委、财政部 | 《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 | 通过环保物联网工程,实现对“十二五”戒排重要约束性指标和因体废弃物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监管,并将各类现有的监管系统整合,形成智能海量监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监控数据的存储、管理、挖掘、交换和共享。 |
2014年8月 | 发改委等8部委 |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要求水、大气、噪声、土壤和自然植被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线防控体系基本建成,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建立环境信息智能分析系统、预警应急系统和环境质量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污染源实施智能化远程监测。 |
2015年2月 | 环保部 | 《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 | 为第三方企业独立运营智慧环保平台提供了可能性。 |
2015年7月 | 国务院 |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 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
2016年1月 | 国家发改委 | 《“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
2016年3月 | 环保部 |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 | 生态环境大数据总体架构为“一个机制、两套体系、三个平台”.一个机制即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工作机制,两套体系即组织保障和标准规范体系、统一运维和信息安全体系,三个平台即大数据环保云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应用平台。 |
2016年7月 | 中共中央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六次会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效协调的运行机制。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智慧环保产业市场规模分析
在“十三五”的环保政策热潮以及ICT技术成熟背景下,我国智慧环保行业发展迅速,据测算,2018年行业规模为521亿元,同比增长10.91%,2010-2018年行业复合增速达到19.31%。但是对比整个万亿级的环保市场而言,智慧环保的市场规模较小,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未来五年,环保投资仍将持续增加,智慧环保则是财政投资的主要建设方向。参照国际经验,假设2020年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将超2%计算,以2016年环保投入占GDP比值1.24为基准,2017-2020年间环保投入比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2.3%,对应十三五期间投资则为近10万亿元,远超十二五期间的4.3万亿元。可见未来五年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高峰期,随着国家对大环保格局的推进,作为以末端治理为主的传统环保产业将失去竞争优势,财政环保投资的主要方向将会侧重于智慧环保领域。
未来五年,智慧环保的潜在市场投资规模将会持续增加。从市场投资需求来看,如果未来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334个地级行政区、2800多个区县都推行建设智慧环保的话,加上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投资,我国智慧环保市场的投资规模必将十分宏大。
三、智慧环保产业竞争格局
智慧环保运营链条包括感知、传输、计算、应用。环境“大”数据包罗万象,在数据中心环节中完成,数据中心是智慧环保运营链条的核心环节。根据清华大学研究成果,如果增加智慧环保顶层设计,智慧环保产业链可分为感知物联、信息传输、云储存、应用工具、顶层设计等。实现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跨越,关键是要在原有“数字环保”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感知层与智慧层的建设。
图表:智慧环保产业链竞争格局
产业链环节 | 典型公司 | 竞争格局 |
感知物联 | 国内:雪迪龙、聚光科技、先河环保、中移物联等、中科宇图、中科怡海; | 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产品与技术成熟,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 |
国外:岛津、哈希等 | 三足鼎立 | |
信息传输 |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 技术基础薄弱,需进一步发展,未形成龙头企业,传统IT企业涉足环保领域时间短 |
云存储 | 国内:阿里云、浪潮科技、曙光、联想、华为、腾讯、百度、联通等; | 以国内企业为主,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趋势 |
国外:lBM、微软、诺基亚、西门子、亚马逊等 | 技术门槛高,需要多年行业积累 | |
应用工具 | 思路创新、博安达、神彩科技、中兴网信、东软集团、平安科技、软通动力等 | |
顶层设计 | 清华大学环境大数据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智慧环境创新中心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锐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service@reportrc.com、010-5716921,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19智能穿戴市场行业市场分析:5G物联网到来智能手表处于快速
互联网餐饮行业分析,餐饮外卖在生活服务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2020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5G加速铺开的智能化数字时代,应
2020年物联网安全市场分析,政策支持,未来市场空间可期
2020年物联网产业发展周期分析及市场规模预测
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分析:物联网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进
物联网应用领域之: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分析,“智能”交通终于
物联网应用领域之车联网:物流运输、配送服务、作业、载客四
物联网应用领域之物流:物流行业基础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
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政策助推工业互联网热度不
2020年我国5G建设发展现状分析,万物互联将推动互联网变革
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分析:工业互联网体系构架及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