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政策对国产品牌的扶持和企业在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下,逐渐有优秀的国产品牌出现。2020年可以说是科研试剂发展的元年,一方面是新冠疫情带来的新冠相关收入增厚利润,另外一方面是多家企业开启IPO融资,充沛资金的储备给予国内企业充分的扩张空间,如阿拉丁、泰坦科技均在2020年上市。行业整体上市公司不多,具体包括:
图表:中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图表:中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及经营情况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从生物科研试剂行业的上市企业布局和已有公开信息分析,注册资本较高的是诺唯赞,达4亿元,而成立时间较早的优宁维。企业称号方面,生物科研试剂行业属于技术型行业,企业若想在行业中获取一定的市场优势,技术能力需处于行业前列,因此生物科研试剂行业上市企业主要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等称号。
图表:中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从业务布局来看,中国生物科研试剂上市公司大多以生物试剂为主营产品,业务占比整体超过50%,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研发生产路线,是我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的佼佼者;区域布局方面,大多企业均积极布局国内外市场,其中,义翘神州、百普赛斯两家企业在国外竞争力较高,境外业务占比甚至超过60%。
图表:中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单位:%)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从产品布局来看,我国生物科研试剂上市企业均有千种以上的产品储备,各企业也正积极进行产品研发,行业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如义翘神州拥有重组蛋白产品超过6000种,抗体约13000种;生物科研试剂经销商优宁维拥有的SKU数量超过718万种。
图表:中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上市公司产品布局对比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从企业最新动态和规划来看,中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正积极进行战略合作以完善自身技术和产品储备,如皓元医药与多家AI制药公司合作,助力新药研发;此外,如泰坦科技等企业正积极投建生物科研试剂产品生产项目,以扩大企业产能。
图表:中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上市公司最新业务动态规划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锐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service@reportrc.com、010-5716921,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