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7-6018

2023一文解读!铜加工行业发展有利不利因素及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时间:2023-08-03  阅读:

 

1、铜加工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①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铜加工行业属于我国鼓励发展行业,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A.直接支持本行业的政策摘自锐观咨询《2023-2028年中国铜加工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国务院、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及行业协会先后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016)》、《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支持铜加工行业的稳定发展,并鼓励铜加工产品结构优化,为行业内的企业发展提供了最直接的政策保障。

B.间接支持本行业的政策

对于下游行业,国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等产业政策,加之“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上述

产业政策和国家战略将有效保障并促进下游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间接有力地刺激了本行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②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铜是重要的工业金属,其消费与经济增速息息相关,2000年来,铜消费随着GDP增长稳步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6%,分季度看,增速连续16个季度运行在6.4%-7.0%区间,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经济运行稳定性和韧性明显增强。中国经济未来几年将保持持续增长,随着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铜消费需求仍将保持一定增长,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性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将带动铜加工行业的持续增长。

③技术进步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铜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国内一流企业的设备及生产工艺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铜加工材中,铜管已实现净进口转为净出口,其他铜材产品也开始了以国产对高端进口产品的替代。未来,铜加工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将促进业内企业开发出更精密的铜加工材,开拓国际市场,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

④国内再生铜自给率提升

近几年来源于国内的废杂铜已呈现增长趋势,再生铜冶炼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已逐步形成再生铜产业集群,建立了一批国内回收交易市场。在国内铜报废量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未来我国再生铜自给率将进一步提升。

2、铜加工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①铜价剧烈波动

2005年初开始,铜价大幅攀升并在高位持续波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铜价经历了大起大落。2009年度,受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铜价呈持续上涨态势;2010年上半年,铜价在6,000美元/吨至8,000美元/吨之间宽幅震荡,并于2010年6月起大幅上涨;2011年上半年,铜价保持高位波动运行,并于2011年9月开始震荡持续走低至2016年第三季度,2016年第4季度开始,铜价格开始有所回升,2018年6月,铜价格开始有所回落企稳并保持震荡运行。铜价大幅波动对铜加工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销售回款等各方面构成重大影响,同时会造成企业业绩波动。

②铜资源短缺摘自锐观咨询《2023-2028年中国铜加工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但是我国的铜矿储量却相对稀缺,铜精矿保障能力较弱,铜资源短缺现象比较突出。随着未来中国经济不断稳定发展,国内铜产品需求稳步上升,铜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

3.铜加工行业的主要进入壁垒

A.资金壁垒

铜加工和再生铜冶炼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存在着前期建设资金投入较大,后期经营占用大量运营资金的特点。同时,由于铜具有较高的市场价格、较大的价格波动以及占产品成本比例较高的特点,铜加工和再生铜冶炼企业要求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铜加工和再生铜冶炼行业对新进入者有一定的资金壁垒。

B.规模效应壁垒

铜加工和再生铜冶炼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要求较高,只有通过大规模生产才能有效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铜加工和再生铜冶炼行业存在明显的规模效应壁垒。

C.生产技术壁垒摘自锐观咨询《2023-2028年中国铜加工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铜加工和再生铜冶炼行业的技术能力包括技术、设备、工艺及生产组织能力。行业内企业通过多年研发,已建立相对完善的技术体系,积累了大量制造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实力。新进入行业内的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全面掌握行业所涉及的技术并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⑥铜加工和再生铜冶炼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铜加工企业产品销售多采用“原材料价格+加工费”的定价模式,铜加工行业主要靠赚取加工费为利润来源,铜价的波动会对铜加工企业的成本构成以及流动资金需求产生一定影响。

铜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价格走势主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生产国的生产供应状况、下游行业产业政策、替代品价格、库存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参与者可以在期货市场对冲铜价格波动的风险,一般来说,行业内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铜加工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及精细化管理,可以较好地应对铜价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规避风险。

加工费主要由生产企业根据加工复杂程度和市场竞争情况与客户协商确定,整体而言,能够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或实现规模化经营的企业,利润水平较高。

于行业内企业规模、技术、产品结构及管理水平存在差异,不同企业的利润水平逐步出现分化。长期来看,随着市场对铜加工材的需求向高精度、多品种、高频次、特种需求方向发展,拥有雄厚研发实力或先进技术装备、能够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或实现规模化经营的企业,利润水平较高且盈利相对稳定。

⑦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铜加工行业在铜产业链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铜加工行业的上游为铜矿开采行业及铜冶炼,其所生产的电解铜为行业企业的主要原材料,铜原料的成本在铜加工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极高,上游铜冶炼行业的生产经营直接决定了市场上电解铜的供应量,从而与市场需求和投资需求共同决定铜的市场价格。2014年国家发改委将《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修订为《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旨在加强铜冶炼企业管理,减少铜冶炼行业的低效竞争,控制环境污染,使得铜冶炼行业更加规模化、集约化。国内铜的来源除铜冶炼行业外,再生铜也是一个重要原料来源,再生铜的来源和品质会直接影响铜原料的供应。

铜加工行业主要靠赚取加工费和部分产品的附加值为利润来源,铜价的上涨会对铜加工企业的成本构成以及流动资金需求产生重大影响,而铜价大幅波动对铜加工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销售回款等各方面构成重大影响,若未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铜价的大幅波动将会影响铜加工企业的经营业绩。铜加工产品用途非常广泛,铜加工行业涉及的下游行业众多,其中用铜量较多的包括电力、家电、交通运输、建筑以及电子等行业。这些行业的产量表现为对铜加工产品的直接需求,与铜加工行业关联性密切,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铜加工行业的生产经营。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上述行业的持续发展直接带动铜加工行业供需的持续增长。

受益于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及“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未来上述行业的发展将持续带动铜加工材的行业需求增长。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88-6128
010-563823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