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7-6018

物流行业竞争状况及主要进入壁垒

时间:2020-03-25  阅读:

一、行业竞争状况

1、 综合物流服务整体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与发达国家仍有一段差距。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只能提供运输、仓储等较为低端的物流业务,而能提供系统化、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不多。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无法向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等相关的物流链全程服务,仅有少部分的领先物流企业可以从制造业需求出发,介入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流程,共享资源、共担风险,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但总体上来看,我国物流企业在客户的需求分析、模式创新、运作执行和管理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难以满足上下游企业对物流的要求。

2、市场整体集中度较低,未来存在较大发展和整合空间

我国物流业目前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以货运代理行业为例, 2016 年度,我国货运代理前十名市场份额仅占 15%,远远低于全球货运代理前十名 43%市场份额的水平。2016-2017 年,中国货代物流企业百强总营业额分别为 3,542.67 亿元和 4,032.54 亿元,前十名企业总营业额分别为 2,276.87 亿元和 2,459.03 亿元,货运代理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货运代理市场还比较分散,存在明显的“长尾效应”,除行业龙头企业外,大量中小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仍然很小,竞争能力较弱,缺乏明显的优势。预计随着物流行业不断发展,行业存在整合空间、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3、仅少数企业具备国际物流竞争力

整个物流行业体现出低层的基础物流服务商因进入门槛较低,竞争较为激烈,多数基础物流服务商仍处于成本导向的价格竞争状态;而国际的物流公司由于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往往能取得较好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已有少部分的本土一流企业凭借对于国内形势的了解、政策的熟悉以及近年来积累的国际物流经验,获得了国际大型上游企业的青睐,成为国际的物流公司的重要竞争对手。

4、 不同背景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劣势

目前我国物流市场,除国际的物流巨头在国内投资设立的较为成熟的分支机构外,本土物流企业主要由国有背景企业及民营企业组成,其竞争呈现多元竞争的格局, 其特点和竞争优劣势分析见下表:

物流行业竞争状况及主要进入壁垒

中创物流作为本土物流行业民营企业代表,以青岛为起点,历经十年发展,依托长期在北中国各个主要口岸积累的客户资源和规模优势,凭借货运代理、场站、船舶代理、沿海运输及项目大件物流五大业务板块的联动、互动,充分发挥板块之间的业务协同性,已发展成为国内沿海港口集装箱及干散货等多种货物贸易的一站式跨境综合物流服务商,业务范围全面覆盖进出口物流链的各个环节,是北中国区域行业领先的民营跨境综合物流服务商之一。

二、行业进入壁垒

1、资质要求壁垒

跨境物流属于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行业,因此各国均对跨境物流企业的资质进行了要求。我国规定对于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公司,需向商务局备案,从事船舶代理业务需要取得的备案登记表、从事沿海运输业务需要取得的水路运输许可证、从事项目大件物流业务需要取得道路运输许可证(大型货物运输四类)、电力大件总承包甲级资质等,上述资质要求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

2、客户认可度壁垒

进出口贸易商对其进出口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及时性等方面有较高要求。物流服务商在成为知名优质客户的服务商之前,需要长时间的市场拓展和运营实践,经历客户严格的技术和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达到客户的严格要求,才有可能成为其合格服务商。一个受到客户认可的卓越品牌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成功的运作经验,因此,对于拟进入物流服务市场的企业构成了较强的客户认可度壁垒。

3、人才壁垒

由于综合性现代物流发展所依赖的技术日趋复杂,这大大提高了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尤其是跨境综合物流服务,更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参与。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历史较短,缺乏专业型的高素质人才,国内高等学府只是在近十年才开设了物流专业,而跨境综合物流服务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因此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较快,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时间,从而形成了我国综合物流服务行业的人才壁垒。

4、技术壁垒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IT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物流数量增加和物流速度大大加快。国外物流行业的信息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系统技术为核心,以信息及自动化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技术格局。今后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电子物流信息系统,将进出口贸易商、政府相关部门涉及的运输、商贸、海关、检验等物流信息及运输企业可调动的车辆信息上网,整合运输市场,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和优势重组。因此,对于拟进入现代物流服务行业的企业构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