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7-6018

矿山开发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时间:2019-09-16  阅读:

1、矿山开发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1)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政策支持是矿山开发行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矿山开发行业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虽然前几年受欧美金融危机拖累,中国经济增长趋缓,但增速仍保持7%以上,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矿山开发行业的增长速度将保持稳定。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资源短缺已日益突出,资源保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有色金属、黄金、铁、磷等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力度和勘探工作,促进大中型矿山工程建设。

(2)我国矿山开发服务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仍将保持较长时期增长。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将稳定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力量。矿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矿产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矿山开发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外,我国大型露天矿可采资源消耗量极大,每年都有多家露天矿山企业发布转入地下开采的项目招标信息。目前,本公司已承揽三家大型露天矿转地下开

采项目。大规模露天矿山转地下开采的市场增量,为从事地下开采的矿山开发服务商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3)专业化服务模式已成为矿山开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矿山工程建设和采矿运营管理外包服务已是国际通行的运营模式,国内新建大中型矿山大部分已采用了该模式运作。中国有色、金川集团、江西铜业、云南铜业、包钢集团、紫金矿业、中国黄金、驰宏锌锗等大型资源类企业正逐步将矿山建设、采矿业务实施专业外包,将自身精力专注于资源管理和资本运作。采矿运营仍采用“自采”模式的大中型矿山企业也正在转变经营模式,为矿山开发服务行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近年来,行业外资本大量进入矿产资源开发行业,为矿山开发服务企业提供了持续的业务来源,进一步加速了矿山开发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发展进程。

(4)矿山开发服务业专业化能力日益提高

与国际先进矿山开发服务企业相比,我国的专业化矿山开发服务商起步较晚,大多数业务结构单一,从事单纯的井巷施工、采掘服务,资金、设备、技术等综合能力较弱,多处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近年来,部分矿山开发服务企业开始从单纯的施工服务向设计、建设、采矿运营管理等多业务、多资质总承包方向发展,在设计、建设、采矿服务过程中,面对复杂地质构造和资源赋存状况,能够提出综合性的技术和工程解决方案。矿山开发服务业已出现由单纯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的良好格局;其发展必将对我国矿产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以本公司为代表的能够为矿山开发提供专业化工程建设及采矿运营管理和设计研究等一体化服务的企业正迎来一个快速扩张的发展机遇。

(5)国家矿山开发“走出去”战略给本行业带来海外市场机会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单独依靠国内资源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国家及有关部门纷纷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到境外独资或合资开矿,增强资源保障能力。例如,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在2003年即设立了“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专项资金”;财政部、商务部也对境外矿产资源相关投资项目简化审核手续,放宽前期相关审批程序,并在税收、外汇使用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

矿山开发企业和矿山开发服务企业携手“走出去”进行海外资源开发,已成为我国矿资源开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不少国内矿业企业已在海外收购了一批我国紧缺的矿产资源项目,已经带动国内矿山开发服务商走出国门,获得了海外市场的发展机遇。

2、矿山开发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1)矿山开发服务市场全球化的竞争压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和国家“走出去”政策的推动,我国矿山开发服务行业也将逐步融入国际市场,国际业务比重将逐年增加。但与矿山开发服务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山开发服务企业在专业技术、业务结构、机械装备、资金实力、企业规模、市场经验和发展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2)国内采矿运营服务体系尚存在待完善之处

目前,国内矿山开发服务市场的采矿运营外包模式,是对国际通用的“合同采矿”模式的有效借鉴。该新型模式能充分发挥服务商的专业能力,促进甲乙双方深入融合,构筑长期合作关系;但由于该模式在国内运行时间较短,加之我国矿山开发服务市场参与主体构成较为复杂,该新型模式的运行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在合同执行、供求双方互信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磨合,行业低端市场各类衍生的类似运营模式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3)行业人力资源较为紧张

由于矿山开发服务企业的工作地点通常在偏远山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生活条件较艰苦,加之矿山井下工作固有高危性,因此,矿山开发及相关服务行业对新一代年轻人缺乏吸引力,行业人力资源较为紧张,人力成本呈现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