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7-6018

中国工业节能行业发展及主要进入壁垒

时间:2020-01-16  阅读:

 

(一)、工业节能行业发展

在市场总量方面,根据“十二五规划”和“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GDP累计约为301.20万亿元,全社会总能耗累计约为187.90亿吨标准煤。要实现“十二五末”万元GDP能耗下降至0.624吨/万元的目标,五年间工业最大节能量需为6.70亿吨标准煤,除去结构及管理方面的节能量,工业节能量约为3.50亿吨标煤。

在市场结构方面,“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产品市场占比将下降至45%,工业节能服务市场占比将上升至55%,工业节能产品市场空间和工业节能服务市场空间分别约为4,000亿元和4,800亿元。工业节能服务市场分为工业能效管理业务市场和工业单项节能服务市场。其中,工业能效管理业务市场在工业节能服务市场中的份额将上升至60.80%,预计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

综上所述,“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节能市场将会进一步走向成熟,并且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相关法律和行业自律性规范的综合保障下,市场竞争将更加规范;二是随着市场呈现出细分化、多元化的特点,参与者将越来越多,促使行业竞争更加市场化,并带动节能方案设计、节能技术研发、节能产品制造、节能咨询评估等相关子行业和机构的大力发展,加快形成工业节能的配套产业链;三是随着市场的深入发展,预计会出现较大规模的并购,一些技术落后、渠道闭塞的企业会被淘汰,而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技术和产品升级上先行一步,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多方面需求的工业能效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成为领军者。

(二)、工业节能行业进入壁垒

1、经验壁垒

在工业能效管理业务领域,不同行业客户、同一行业的不同客户以及同一客户在其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层次的节能需求。作为工业节能服务提供商,如何对不同行业和不同发展阶段客户的节能需求进行快速识别、全面诊断和透彻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最贴切、有效的配套解决方案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项目积累,才能形成行业节能方案应用的能耗数据库,建立因行业方案应用而产生的节能工艺模型。同时,只有长期、持续地向行业客户提供服务,才能深入了解行业的节能特点,细致把握客户需求,结合行业共性及客户个性,定制最优的节能解决方案,而新进入者通常不具备上述行业经验的储备,很难完成针对客户需求的精确定制化服务。

2、技术壁垒

工业能效管理市场属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专业技术有较高要求。技术壁垒包括能耗分析软件系统的开发、设计及系统集成能力。具体而言,工业能效管理要求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环境的特点,开发出相应的软件系统,配备合适的硬件设备,并且能够有效集成软件功能和硬件设备,构筑起针对性强、适应性强、集成能力强的高效率系统,提供专业的能效管理解决方案。

由于国内工业企业类型众多、行业分布较广且规模差异很大,因此,不同行业客户或者同一客户在其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层次的节能需求。譬如,对于规模较小或者生产环节较少的企业而言,更多的节能需求来自单个生产环节的节能;对于规模较大或者生产环节较多的大型企业而言,仅关注于单个生产环节的节能很难实现节能目标,企业需要将节能的重心放在生产全过程的节能;对于规模巨大且生产工艺复杂的超大型企业而言,由于生产链条冗长、技术工艺复杂,完成生产需要协调的部门众多,仅关注于生产过程的节能亦难以实现总体节能目标,此时就需要在生产节能的目标指导下,将与其他相关部门(如物料部门)的信息加以集成,并据此向公司管理层提供科学的节能决策。

因此,工业能效管理市场竞争者能否在技术上更为全面将决定其未来在市场竞争格局中的地位。

3、品牌壁垒

较早进入的企业已达到一定规模并在行业中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及知名度。企业的技术水平、运行业绩、产品质量、市场信誉、售后服务等形成的综合品牌效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长期良好的运行业绩、稳定持久的客户关系以及业内的良好口碑对于节能服务提供商开拓业务形成有力支撑,而新进入企业通常不具备良好的品牌优势,较难与行业内优势企业进行竞争。

4、资金壁垒

工业能效管理项目从合同签约到产品交付,通常需要经历方案设计、采购和生产设备、检测产品、现场安装、调试系统等过程,周期较长,需要垫付大量资金,对从事工业能效管理业务公司的资金实力提出较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