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主要受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的监管和指导。
2、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本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5号);②《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第29号);③《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9号);④《铁道行业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铁科法[2014]23号);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0]5号);⑥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速弓网综合检测装置(1C)暂行技术条件》、《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2C)暂行技术条件》、《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监测装置(3C)暂行技术条件》、《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C)暂行技术条件》、《受电弓滑板监测装置(5C)暂行技术条件》、《设备网及供电设备地面监测装置(6C)暂行技术条件》和《6C系统综合数据处理中心暂行技术条件》;⑦铁道部《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总体技术规范》;⑧《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高速铁路接触网一杆一档系统技术条件》、《铁路牵引变电设备一台一档系统技术要求》、《铁路牵引供电设备设施单元划分、编码暂行规范》等;⑨轨道检查车运用管理办法、铁路隧道监控测量技术规程。
(2)产业政策
①2013年1月,铁道部发布第六版《铁路主要技术政策》,明确了铁路技术发展的总目标和总原则。我国铁路技术发展的总原则是:以安全为前提、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系统提升运输安全、工程建设、经营管理等领域技术与装备水平,增强铁路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我国铁路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铁路技术发展的总目标是: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构建完善客运高速、便捷,货运重载、快捷,速度、密度、重量合理匹配,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并举,不同等级技术装备协调发展,具有中国铁路特点,建设安全、高效、节能、环保、高度信息化的现代化铁路。
②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按照“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原则,推进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发挥地铁等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带动城市公共交通和相关产业发展。
③2014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意见》,指出: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线路、车辆、供电、通信、信号等设备设施操作使用、维修保养等管理制度,确保设施设备质量达标、相互兼容,保障运行状态稳定可靠,不断提高设备设施运行的安全性,降低运营风险。
④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轨道交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领域,包括欧亚、中亚、泛亚铁路建设三个战略方向,全长超过3万公里,我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快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国际铁路运输通道,完善与周边国家的区域铁路网建设,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等。我国已与部分国家签署合作备忘录及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围绕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内容开展合作。
⑤2016年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是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期。要着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基础信息交换共享、新一代信息技术共性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等领域的标准制修订。主要包括基础数据信息、数据交换共享、基础设施设备、网络与信息安全、信用信息标准等方面;要建立健全科学、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支持检验检测机构研发和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改进检验检测手段,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⑥2016年3月,全国人大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打造高品质的快速网络,加快推进高速铁路成网,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完善广覆盖的基础网络,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在城镇化地区大力发展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鼓励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形成多层次轨道交通骨干网络,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强化干线铁路建设,加快建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并逐步成网,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开行城际、市域(郊)列车,客运专线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
⑦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2016-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86个项目前期工作,新建改扩建线路约2万公里,涉及投资约2万亿元;城市轨道交通103个项目前期工作,新建城市轨道交通2,000公里以上,涉及投资约1.6万亿元。
⑧2016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水平,增强行业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强信息化在引领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保障国家战略实施、促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⑨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出目前我国铁路基础网络初步形成。中西部地区铁路加快建设,跨区域快速通道基本形成,高速铁路逐步成网,城际铁路起步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规划预计到2020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为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
⑩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规划指出: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推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系列化、标准化、平台化发展,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研制先进可靠的系列产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体系,打造覆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全产业链布局。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版)》,目录将“桥梁及隧道状态检测维修车,接触网多功能检修作业车。上述各类车辆的成套关键设备”、“车载安全防护系统,牵引供电遥控、遥监、遥测系统”、“轨道交通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状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及关键设备大掺量、高附加值综合利用产品”列入细分产品和服务。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提升铁路路网密度和干线等级,将西部地区铁路建设作为全国铁路建设的重点,加快推进干线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开发性新线和枢纽站场建设,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促进西部高速铁路成网、干线铁路升级、全网密度加大、运营提质增效。
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高速铁路覆盖80%以上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铁路、高速公路、民航运输机场基本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2017年3月,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依然是铁路建设发展的高峰期,打造以“八纵”和“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保障铁路建设、运营安全质量,适应市场需求,改善投资效益,需要充分发挥标准的“门槛”和“耦合器”作用。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适应不同铁路运输方式的标准体系,标准数量、结构、层级更加完善合理,各领域标准、各级标准良好衔接。
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进一步健全完善高速铁路、普速铁路检测、监测和修理技术装备体系,提高检测养护机械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加强供电综合自动化与远动、诊断系统建设,构建供电综合监控系统,强化检测维修手段和能力,全面提升牵引供电系统智能化水平……。应用物联网、移动互联和智能感知等技术,深化专业安全监测监控应用,建立集监测、监控和管理于一体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安全生产动态信息实时监测监控。
2018年8月3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用状态检测管理办法》(2018年第19号),指出:高速铁路状态检测工作应当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运用成熟可靠的高速车载等检测设备,推广实时在线监测技术,提高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根据检测项目的需要,配置高速弓网综合检测装置、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受电弓滑板检测装置、接触网及供电设备地面监测装置等检测设备和检测综合数据处理中心。
3、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①2013年1月,铁道部发布第六版《铁路主要技术政策》,明确了铁路技术发展的总目标和总原则。我国铁路技术发展的总原则是:以安全为前提、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系统提升运输安全、工程建设、经营管理等领域技术与装备水平,增强铁路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我国铁路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铁路技术发展的总目标是: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构建完善客运高速、便捷,货运重载、快捷,速度、密度、重量合理匹配,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并举,不同等级技术装备协调发展,具有中国铁路特点,建设安全、高效、节能、环保、高度信息化的现代化铁路。
②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按照“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原则,推进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发挥地铁等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带动城市公共交通和相关产业发展。
③2014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意见》,指出: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线路、车辆、供电、通信、信号等设备设施操作使用、维修保养等管理制度,确保设施设备质量达标、相互兼容,保障运行状态稳定可靠,不断提高设备设施运行的安全性,降低运营风险。
④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轨道交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领域,包括欧亚、中亚、泛亚铁路建设三个战略方向,全长超过3万公里,我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快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国际铁路运输通道,完善与周边国家的区域铁路网建设,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等。我国已与部分国家签署合作备忘录及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围绕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内容开展合作。
⑤2016年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是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期。要着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基础信息交换共享、新一代信息技术共性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等领域的标准制修订。主要包括基础数据信息、数据交换共享、基础设施设备、网络与信息安全、信用信息标准等方面;要建立健全科学、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支持检验检测机构研发和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改进检验检测手段,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⑥2016年3月,全国人大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打造高品质的快速网络,加快推进高速铁路成网,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完善广覆盖的基础网络,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在城镇化地区大力发展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鼓励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形成多层次轨道交通骨干网络,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强化干线铁路建设,加快建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并逐步成网,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开行城际、市域(郊)列车,客运专线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
⑦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2016-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86个项目前期工作,新建改扩建线路约2万公里,涉及投资约2万亿元;城市轨道交通103个项目前期工作,新建城市轨道交通2,000公里以上,涉及投资约1.6万亿元。
⑧2016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水平,增强行业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强信息化在引领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保障国家战略实施、促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⑨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出目前我国铁路基础网络初步形成。中西部地区铁路加快建设,跨区域快速通道基本形成,高速铁路逐步成网,城际铁路起步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规划预计到2020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为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
⑩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规划指出: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推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系列化、标准化、平台化发展,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研制先进可靠的系列产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体系,打造覆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全产业链布局。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版)》,目录将“桥梁及隧道状态检测维修车,接触网多功能检修作业车。上述各类车辆的成套关键设备”、“车载安全防护系统,牵引供电遥控、遥监、遥测系统”、“轨道交通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状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及关键设备大掺量、高附加值综合利用产品”列入细分产品和服务。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提升铁路路网密度和干线等级,将西部地区铁路建设作为全国铁路建设的重点,加快推进干线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开发性新线和枢纽站场建设,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促进西部高速铁路成网、干线铁路升级、全网密度加大、运营提质增效。
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高速铁路覆盖80%以上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铁路、高速公路、民航运输机场基本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2017年3月,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依然是铁路建设发展的高峰期,打造以“八纵”和“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保障铁路建设、运营安全质量,适应市场需求,改善投资效益,需要充分发挥标准的“门槛”和“耦合器”作用。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适应不同铁路运输方式的标准体系,标准数量、结构、层级更加完善合理,各领域标准、各级标准良好衔接。
¬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进一步健全完善高速铁路、普速铁路检测、监测和修理技术装备体系,提高检测养护机械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加强供电综合自动化与远动、诊断系统建设,构建供电综合监控系统,强化检测维修手段和能力,全面提升牵引供电系统智能化水平……。应用物联网、移动互联和智能感知等技术,深化专业安全监测监控应用,建立集监测、监控和管理于一体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安全生产动态信息实时监测监控。
2018年8月3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用状态检测管理办法》(2018年第19号),指出:高速铁路状态检测工作应当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运用成熟可靠的高速车载等检测设备,推广实时在线监测技术,提高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根据检测项目的需要,配置高速弓网综合检测装置、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受电弓滑板检测装置、接触网及供电设备地面监测装置等检测设备和检测综合数据处理中心。
4、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不利因素
(1)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影响较大
本行业与国家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规模关联性大,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影响。虽然在未来一段时间轨道交通建设预期仍将维持较高的投资水平,特别是铁路运营单位和地铁公司对安全运行的更加重视,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景气度较高,但若出现各种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减少,将对本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近年来轨道交通行业对行车安全的越来越重视、运营维护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本行业的市场发展前景日益向好,行业进入者不断增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由于本行业产品的定制化特点,在市场招投标中各投标方对招标方的需求理解差异较大,导致竞标时的技术方案和价格差异较大,容易引发低价竞争
锐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service@reportrc.com、010-5716921,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