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发展特点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我国第三方检测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我国检测认证服务市场不断开放,自建国以来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84年,国内检测认证初步发展,国家实施外贸管制,强化对于检测认证市场的管理。第二阶段:国有机构垄断商品检测。第三阶段:民间资本开放阶段。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颁布,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根据需要,通过考核,认可符合条件的国内外检验检测机构承担委托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工作,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
而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检测认证服务行业进入到加速腾飞阶段。第四阶段:2002年~2004年,民间机构快速发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进一步明确了对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经营活动的民事行为的检验资格,明确界定了行政执法性质的强制性检验检测工作与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为检验检测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奠定了法律基础。
第五阶段:2005年至今,外资机构开放。2005年12月11日之后,中国政府根据加入WTO承诺,允许外资独资进入中国的服务贸易市场。外资检测机构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全面进入中国检测市场。
中国检测认证服务行业发展进程
受下游需求驱动,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市场高速增长
受下游行业及政府政策驱动,中国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市场高速增长。例如,201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在政策的支持下,2008至2017年,我国检测市场规模从499亿元增长至2377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8.9%;其中,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从157亿元增长至937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2.0%。目前中国第三方检测服务业已覆盖建筑工程、环保、卫生、农业、食品、药品、机械、电子、轻工、纺织、航空、国防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近年来,政府针对食品、环境等领域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使检测服务需求得到快速释放。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18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结果,截至2018年底,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实现收入2810.5亿元,同比增长18.21%。
图表:有关检测认证服务市场的国家政策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检测认证服务行业下游市场竞争环境
在农产品、工业检测、建筑与基础设施检测、认证服务和能源检测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其全球竞争者较少,主要由大量地域性的机构参与竞争。可以看到,随着行业的不断整合,或者行业本身的特殊因素,一些领域已经呈现较高的集中度;而在大多数领域,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检测认证服务行业下游市场竞争环境
资料来源:锐观咨询整理
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国家认监委的数据,2017年我国建筑工程检测市场规模最高,为365亿元,其次是建筑材料、环保与环境、食品检测等。
从行业特征来看,建筑工程检测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方式,涉及建筑工程中的建设、使用、拆除的全生命过程,并且这类检测企业的资产投入相对其他检测构要高,其收入规模也是最高的。而食品检测的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包含了包装食品、食用农产品(蔬菜和畜禽制品)、保健品、化妆品和特殊食品(婴幼儿辅食和功能性食品)等,检验目的不同、检测项目各异,其空间也较高。
锐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service@reportrc.com、010-5716921,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迅速,外资企业市场份额占比领先
第三方检测细分领域分析,建筑建材、环境监测、机动车检验为
食品安全检测细分市场分析,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将崛起
中国检测市场竞争格局:第三方检测迅速成长
第三方检测竞争格局分析:外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全面涌入国内
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分析,第三方检测行业迎来五大发展机遇
全球第三方检测行业分析,市场规模破1.5万亿元
第三方检测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2020第三方检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伴随着全球化趋势和国际
2020年BIM市场竞争格局及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2020全国关于智慧城市政策汇总及解读
基建投资方向分析,基建投资加速将改善市场供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