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7-6018

2025-2029年中国内燃机行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

2025-2029年中国内燃机行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

锐观网 • www.reportrc.com

2025-2029年中国内燃机行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9 • 锐观网

内容概况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常见的有柴油机和汽油机,通过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

在1949年建国以前,国内的内燃机主要依靠进口;建国以后,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内燃机的需要日益增加,国内内燃机制造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环保、节能意识逐渐加强,内燃机制造业进入转型升级新时期。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内燃机技术体系、产品谱系和产业体系。2022年全年内燃机完成销量4315.47万台,同比增长-14.51%;累计功率完成276385.63万千瓦,同比增长-9.50%。2023年1月,内燃机销量267.20万台,环比增长-23.20%,同比增长-38.16%。功率完成16134.12万千瓦,环比增长-25.88%,同比增长-40.09%。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通过税收减免等宏观调控政策,鼓励企业生产制造高效、低碳、环保内燃机,引导配套企业采用高效、低碳、环保内燃机。对高耗能、高排放产品采用政策性手段强制淘汰,加快高效低碳清洁内燃机产品的普及应用。通过建立长效的节能减排标杆产品领跑机制,加快推动我国内燃机产业向绿色、低碳与碳中和、智能等方向发展。2021年7月26日,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组织编制的《内燃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正式发布,其中提出2028年前内燃机产业实现碳达峰,2030年实现近零污染排放,2050年实现碳中和,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人民生活对高效、清洁、低碳内燃动力的需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向低碳与碳中和目标推进,内燃机技术面临重大变革,有效热效率不断取得突破,污染物排放进一步降低,低碳和碳中和燃料逐步推广应用,内燃机低碳化、电气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新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化的产业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为我国内燃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内燃机行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内燃机行业的定义、发展阶段和特征等;接着报告深入分析了国内内燃机行业的发展状况,然后报告重点阐述了内燃机的产业链以及转型升级,随后对内燃机相关技术进行介绍,同时对内燃机重点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析;最后,报告对中国内燃机行业的投资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内燃机行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内燃机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内燃机相关概述

第一节、内燃机的基本介绍

一、基本定义

二、主要优点

三、主要缺点

四、性能发展

第二节、内燃机的结构分类

一、着火方式

二、行程数量

三、冷却方式

四、气缸数目

五、气缸排列

六、增压方式

第二章 2021-2023年中国内燃机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2021-2023年中国内燃机行业发展综述

一、行业发展历程

二、行业发展政策

三、行业发展现状

四、行业发展成就

五、行业战略地位

六、行业发展影响

第二节、2021-2023年中国内燃机市场运行情况

一、产业链条结构

二、行业销量状况

三、细分市场分析

四、应用领域分析

五、对外贸易状况

六、市场竞争格局

七、区域发展分析

八、行业发展动态

九、行业发展建议

第三节、内燃机及配件制造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运行状况分析

一、上市公司规模

二、上市公司分布

三、经营状况分析

四、盈利能力分析

五、营运能力分析

六、成长能力分析

七、现金流量分析

第四节、内燃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一、发展背景

二、指导思想

三、基本原则

四、发展目标

五、重点任务

六、保障措施

第三章 2021-2023年中国主要内燃机进出口发展分析

第一节、2021-2023年中国航空器用点燃往复式或旋转式活塞内燃机进出口数据分析

一、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二、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三、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二节、2021-2023年中国船舶用其他点燃往复或旋转式活塞内燃机进出口数据分析

一、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二、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三、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三节、2021-2023年中国其他输出功率≥132.39kw的压燃活塞内燃机进出口数据分析

一、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二、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三、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四节、2021-2023年中国往复式内燃机摩托车等,50ml<排量≤250ml进出口数据分析

一、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二、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三、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四章 2021-2023年中国内燃机产业链上游原材料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钢铁

一、行业发展政策

二、行业进口情况

三、区域分布状况

四、行业竞争格局

五、行业结构优化

六、行业转型发展

七、行业风险分析

八、行业发展路径

九、行业发展展望

第二节、有色金属

一、行业发展成果

二、行业价格状况

三、行业利润情况

四、对外贸易情况

五、区域分布情况

六、企业信心指数

七、行业存在问题

八、行业发展建议

九、行业发展前景

第三节、曲轴

一、行业基本概述

二、产业链条结构

三、市场发展规模

四、市场竞争格局

五、行业主要壁垒

六、主要技术分析

第五章 2021-2023年中国内燃机产业链下游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汽车

一、行业发展阶段

二、汽车保有数量

三、行业销量情况

四、行业出口情况

五、行业经济效益

六、行业发展建议

七、行业发展机遇

八、行业发展前景

九、行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船舶

一、行业发展历程

二、行业发展政策

三、行业运行情况

四、行业运行亮点

五、行业竞争格局

六、行业发展动态

七、行业服务平台

八、行业发展建议

九、行业发展机遇

第三节、农业机械

一、行业发展现状

二、行业发展规模

三、行业保有数量

四、行业动力情况

五、行业进口情况

六、行业竞争格局

七、行业发展动态

八、行业发展前景

九、行业发展趋势

第四节、工程机械

一、行业发展成就

二、行业发展规模

三、主要产品销量

四、细分市场分析

五、市场结构分析

六、行业出口数量

七、市场竞争格局

八、应用示范项目

九、行业发展前景

第五节、核电

一、市场规模状况

二、行业生产情况

三、核电机组数量

四、行业装机数量

五、市场竞争格局

六、行业投资情况

七、行业发展问题

八、行业发展策略

九、行业发展趋势

第六章 2021-2023年中国内燃机转型升级——氢内燃机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零碳及碳中和燃料主要内燃机类型

一、氢内燃机

二、氨内燃机

三、甲醇及掺氢甲醇内燃机

四、乙醇及掺氢乙醇内燃机

五、丁醇及掺氢丁醇内燃机

六、二甲醚及掺氢二甲醚内燃机

七、生物柴油内燃机

第二节、中国氢内燃机行业发展分析

一、氢内燃机系统分析

二、氢内燃机发展优势

三、氢内燃机发展现状

四、氢内燃机企业布局

五、氢内燃机主要技术

六、氢内燃机技术难点

七、氢内燃机发展建议

八、氢内燃机发展前景

第三节、中国氢内燃机行业发展动态分析

一、首台氢内燃机点火成功

二、技术开发平台搭建成功

三、首台氢内燃机重卡亮相

四、东风氢内燃机研发成功

五、吉利自主研发取得突破

第四节、中国氢动力船舶行业发展分析

一、行业发展背景

二、行业发展目标

三、行业发展现状

四、行业主要技术

五、行业战略布局

六、行业建设路径

七、行业发展建议

第七章 2021-2023年中国内燃机竞品——电机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中国电机行业发展综述

一、行业基本概述

二、行业驱动因素

三、行业阻碍因素

四、行业商业模式

五、行业壁垒分析

第二节、2021-2023年中国电机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一、行业发展政策

二、产业链条结构

三、行业发展现状

四、行业产量状况

五、对外贸易分析

六、行业竞争格局

第三节、电机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运行状况分析

一、上市公司规模

二、上市公司分布

三、经营状况分析

四、盈利能力分析

五、营运能力分析

六、成长能力分析

七、现金流量分析

第四节、中国电机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一、高效节能趋势

二、行业应用趋势

三、行业发展趋势

第八章 2021-2023年内燃机相关技术发展分析

第一节、内燃机及其零部件再制造关键技术

一、再制造拆卸技术

二、再制造清洗技术

三、再制造检测技术

四、再制造修复技术

五、再制造生产线装备

第二节、内燃机活塞环表面处理技术分析

一、镀铬处理技术

二、氮化处理技术

三、钼涂处理技术

四、等离子涂层技术

五、PVD和CVD镀膜技术

六、技术应用原则

第三节、提高内燃机热效率的关键技术分析

一、低摩擦技术

二、先进燃烧技术

三、智能可变技术

第四节、碳中和背景下新型内燃机技术发展分析

一、氢燃料内燃机技术

二、氨燃料内燃机技术

三、生物质燃料内燃机技术

四、内燃机低碳技术

第五节、内燃机零碳燃料技术

一、氢燃料技术

二、氨燃料技术

三、生物质燃料技术

四、电力合成液体燃料(e-fuel)技术

第六节、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一、进气技术

二、燃烧技术

三、停缸技术

四、电气化技术

第九章 2020-2023年中国内燃机行业相关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核心竞争力分析

六、公司发展战略

七、未来前景展望

第二节、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核心竞争力分析

六、公司发展战略

七、未来前景展望

第三节、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核心竞争力分析

六、公司发展战略

七、未来前景展望

第四节、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核心竞争力分析

六、公司发展战略

七、未来前景展望

第五节、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核心竞争力分析

六、公司发展战略

七、未来前景展望

第六节、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核心竞争力分析

六、公司发展战略

七、未来前景展望

第七节、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核心竞争力分析

六、公司发展战略

七、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章 2025-2029年中国内燃机行业发展前景趋势预测

第一节、中国内燃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智能化

二、绿色化

三、专业化

四、物联网化

第二节、中国内燃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氢燃优势明显

二、进口需求下降

三、整体发展前景

四、商用车领域前景

五、乘用车领域前景

六、工程机械前景

第三节、2025-2029年中国内燃机行业预测分析

二、2025-2029年中国内燃机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图表目录

售后保障

六个月,目录范围之内,免费补充内容、更新数据。


联系方式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8778-269 / 400-088-6128


采购流程
  • 初期洽谈,确定需求

    电话:010-56382370 / 010-86220113

    邮箱:service@reportrc.com

  • 签订《服务合同》

    下载合同及订单

    付款方式:银行转账、支付宝、微信

  • 接收产品、售后服务

    接收产品(WORD+PDF+印刷版)

    售后服务:六个月(免费)

锐观网产业研究院
锐观网产业研究院 每年发布 2000 余份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并承接各级政府研究课题,包括:产业规划、工程咨询、市场研究、项目评估、……等
如果您有任何订购需求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010-56382370
  • service@reportrc.com

锐观网服务

产业导航

能源矿产
新能源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冶金金属制品能源其他
机械制造
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电力设备工程机械高端装备机器人自动化机械其他
电子电器
电子元器件半导体仪器仪表电子产品电子其他
化工新材料
化工原料化学制品油墨颜料合成材料化学纤维涂料塑料橡胶化工其他
建筑房产
建筑工程房地产基础建设建材装饰装修物业中介城市更新公共安全城市规划房产其他
金融服务
银行保险证券融资租赁信贷金融其他
互联网信息
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通信产业信息化软件互联网其他
医疗健康
药物药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保健品美容整形养老产业医疗其他
文化传媒
文化产业广告传媒教育培训娱乐休闲出版发行体育产业影视动漫文化其他
交通运输
船舶水运道路运输民航机场轨道交通物流配送汽车及后市场智能交通交通其他
家电家居
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小家电消费电子计算机及周边安防家居其他
轻工服装
造纸纺织服装服饰包装印刷文化用品体育用品日用化工轻工其他
食品饮料
食品饮料烟酒乳制品调味品休闲食品饮食其他
零售商贸
批发零售商业贸易电子商务商贸其他
酒店旅游
餐饮旅游酒店其它
公共事业
节能环保水务园林绿化供气供热基础建设公共其他
现代农业
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农产品农资农林其他
综合行业
检测认证会展咨询法律会计家政服务人力资源其他服务其他服务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88-6128
010-563823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