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
充换电行业是指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换电的市场总称。充换电基础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各类充换电设施,是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其中,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最直接的能量补给装置,其产品性能、产品质量关系到电动汽车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及用户使用体验。自称2006年起,经过十余年发展,目前中国充换电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在2020年,充电桩被纳入国家新基建之中,发展前景可期。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2021年1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14.7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47.0万台、交流充电桩67.7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589台。2022年1-12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91.6%。截至2023年5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08.4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87.7万台、交流充电桩120.7万台。从2022年6月到2023年5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5万台。
政策方面,2023年2月3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等。2023年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支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开展县乡公共充电网络规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配电网规划等的衔接,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2023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充换电行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充换电技术、模式、基础设施等内容,接着分析了全球充换电行业运行情况和中国充换电行业政策环境,并详细分析了中国充换电行业运行情况。随后,报告对中国充电行业、充电桩市场、和充电站市场运行情况进行细化分析,然后对中国换电行业、换电站行业、换电模式进行了细化分析。对中国充换电行业在技术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和重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了充换电行业在投资市场的运行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及趋势。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商务部、财政部、科技部、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充换电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充换电相关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充换电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充换电相关概念 一、充换电技术 二、充换电模式 三、换电站概述 四、充电站简介 第一节、充换电基础设施介绍 一、充换电基础设施概念 二、充换电基础设施分类 三、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历程 四、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图谱 第一节、换电作业模式介绍 一、换电模式的分类 二、两步式换电模式 三、一步式换电模式 第一节、换电模式技术分析 一、技术概念 二、技术路线 三、技术特点 四、技术优势 第二章 2020-2023年全球充换电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全球充换电行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发展现状 二、区域建设情况 三、网络布局情况 四、市场投资机会 五、重点企业介绍 第二节、全球充电桩市场运行状况 一、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 二、充电桩市场发展规模 三、充电桩市场驱动因素 四、充电桩市场竞争格局 五、充电桩规模预测 六、充电桩市场结构预测 第三节、全球充电站市场发展情况 一、充电站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二、英国充电站市场建设情况 三、美国充电站市场建设情况 四、日本充电站市场建设情况 五、俄罗斯充电站市场建设情况 第三章 2020-2023年中国充换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一节、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 一、政策汇总 二、生产准入 三、财政补贴 四、税收政策 五、积分管理 第二节、中国充换电行业相关标准 一、充换电行业标准汇总 二、充换电相关行业标准 第三节、中国充换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家政策 二、地方政策 三、奖补政策 第四章 2020-2023年中国充换电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中国充换电行业发展综述 一、市场应用场景 二、主流商业模式 二、行业发展问题 三、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中国充换电设施市场运行情况 一、充换电设施产业模式 二、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 三、充电设施企业发展情况 四、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五、公共充电设施充电电量 六、换电设施建设情况 七、私人充电桩建设数量 第二节、中国充换电行业SWOT模型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二、劣势(WEAKNESSES)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四、威胁(THREATS) 第三节、中国车企充换电业务布局分析 一、业务模式对比 二、传统企业布局 三、新势企业布局 四、企业竞争趋势 五、产业链重点企业 第五章 2020-2023年中国充电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充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市场运行现状 二、网络生态布局 三、需求市场分析 四、技术市场分析 第二节、中国充电服务市场发展分析 一、行业政策支持 二、企业发展情况 三、市场进入壁垒 四、市场发展现状 五、市场发展趋势 六、市场存在问题 第三节、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分析 一、用户充电行为概况 二、用户充电满意程度 三、用户充电服务建议 第六章 2020-2023年中国充电桩市场运行情况 第一节、充电桩相关概述 一、充电桩的含义 二、充电桩的构成 三、充电桩的分类 (一)按安装方式分 (二)按安装地点分 (三)按充电接口分 (四)按充电方式分 四、充电桩产业链 第二节、中国充电桩市场发展状况 一、市场建设规模 二、区域布局状况 三、产业结构分析 四、行业建设目标 第三节、中国公共充电桩发展状况 一、公共桩建设规模 二、公共桩功率状况 三、公共桩充电电量 四、公共桩市场结构 五、公共桩区域分布 六、公共桩竞争格局 第四节、中国私人充电桩发展状况 一、私人桩建设规模 二、私人桩配建信息 三、私人桩区域格局 四、私人桩发展趋势 第五节、充电桩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充电桩市场竞争现状 二、充电桩行业盈利模式 三、上游——充电元器件制造竞争格局分散 四、上游——充电模块格局较集中 五、中游——设备端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六、下游——充电桩运营格局较为集中 第六节、中国充电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充电方式趋势 二、技术系统趋势 三、运营模式趋势 四、行业整体趋势 第七章 2020-2023年中国充电站市场建设情况分析 第一节、充电站发展概述 一、电动汽车充电站基本结构 二、电动汽车充电站工作原理 三、电动汽车充电站应用介绍 四、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方式 第二节、中国充电站发展现状分析 一、整体建设情况 二、市场建设现状 三、企业建设数量 四、区域建设布局 五、运营商建设数量 第三节、充电站发展问题及对策 一、充电站建设规划缺失 二、社区充电站建设问题 三、运营与属性存在矛盾 四、充电站问题应对对策 第四节、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设的主要阶段 一、初期样板引导阶段 二、中期快速增长阶段 三、后期成熟阶段 第五节、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设主体分析 一、市场主体格局 二、电网企业布局 三、油气巨头入局 四、汽车厂商布局 第六节、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设路径分析 一、借力智能电网 二、开放市场避免垄断 三、民营资本仍需谨慎 第八章 2020-2023年中国换电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中国换电行业发展概述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发展背景 三、行业驱动要素 四、行业发展历程 第二节、中国换电行业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介绍 二、产业链上游 三、产业链中游 四、产业链下游 第三节、中国换电市场运行情况 一、行业发展现状 二、市场区域格局 三、换电成本结构 四、行业趋势预测 第四节、中国换电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企业竞争现状 二、企业业务布局 三、行业集中程度 四、行业竞争状态 第九章 2020-2023年中国换电站行业总体分析 第一节、换电站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支持政策 二、行业格局现状 (一)、企业竞争格局 (二)、市场核心壁垒 三、市场存在风险 四、市场规模预测 第二节、换电站细分市场分析 一、换电站供给市场分析 二、换电站需求市场分析 三、换电站运营市场分析 四、换电站设备市场分析 第三节、换电站盈利模式分析 一、单个换电站的盈利模式 二、乘用车换电站盈利模式 三、重卡车换电站盈利模式 第四节、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主要运营模式 一、电力企业独立运营模式 二、购电交易模式 三、油企电企合作模式 四、 三种模式比较分析 第十章 车电分离模式(换电模式)产业生态系统构建 第一节、换电模式市场概述 一、相关政策标准 二、模式发展背景 三、模式发展历程 三、模式应用情况 四、模式主要问题 五、细分市场潜力 六、模式发展展望 第二节、车电分离模式优势分析 一、车电分离模式概念 二、车电分离模式优势 三、车电分离模式突破 四、车电分离模式思路 第三节、车电分离模式产业格局 一、政策环境优化 二、多元主体发展 三、换电技术发展 四、换电标准发展 第四节、车电分离模式效益评估 一、提升经济性与补能效率 二、提高电池质量和安全性 三、释放电池寿命周期价值 四、提高车网互动的调度性 第五节、车电分离模式产业生态构建重点 一、换电车型管理政策环境 二、模块化电池技术和标准 三、换电站建设运营经济性 四、动力电池资产管理 五、安全运维管理 第六节、车电分离模式生态系统构建政策建议 一、清除落后政策阻碍 二、完善电池标准规范 三、完善建设运营环境 四、挖掘电池商业潜力 五、保障电池储存安全 第十一章 2020-2023年充换电行业技术发展及运营分析 第一节、充换电技术应用 一、传导充电技术 二、无线充电技术 三、换电技术 第二节、充电技术进步对充电设施行业影响分析 一、充电服务的核心资源 二、充电技术对运营影响 三、大功率充电技术应用 四、决定充电服务能力因素 第三节、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商业化运营模式研究 一、电动汽车能源供应方式 二、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运营现状分析 三、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商业化运营模式 四、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商业化运营建议 第四节、充换电技术发展方向 一、技术整体发展方向 二、产品技术发展方向 三、开展技术研究应用 四、多种服务模式探索 第十二章 2020-2023年充换电下游应用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 第一节、2021-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综合分析 一、产业链分析 二、国外市场规模 三、国内市场规模 四、商业模式探索 五、发展面临问题 六、发展对策建议 第二节、2021-2023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一、市场产销规模 二、企业产量规模 三、项目建设动态 四、行业政策分析 五、企业运营问题 六、行业发展机遇 七、市场前景展望 第三节、2021-2023年中国混合动力车市场分析 一、市场产销规模 二、企业销量规模 三、厂商布局动态 四、行业产业化进程 五、发展面临问题 六、行业发展前景 第四节、2021-2023年中国燃料电池车市场分析 一、发展成果回顾 二、国内市场状况 三、全球投资动态 四、国内投资动态 五、发展模式比较 六、市场推广方向 七、技术发展路线 八、市场前景展望 第五节、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投资风险及策略 一、销售风险 二、技术风险 三、成本策略 四、推广策略 五、环保策略 第十三章 2019-2023年国内外充换电行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一节、特斯拉(TESLA) 一、公司发展概况 二、2020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2021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2022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二节、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公司发展概况 二、2020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2021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2022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三节、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公司发展概况 二、2020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2021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2022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核心竞争力分析 六、未来前景展望 第五节、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核心竞争力分析 六、公司发展战略 七、未来前景展望 第六节、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核心竞争力分析 六、公司发展战略 七、未来前景展望 第七节、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核心竞争力分析 六、公司发展战略 七、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四章 2020-2023年中国充换电行业投资市场分析 第一节、中国充换电行业投资分析 一、行业投资前景 二、行业投资机会 三、行业投资风险 第二节、充电站投资价值 一、充电站总投资 二、运营成本及收益 三、投资收益分析 第三节、充电桩投资价值 一、充电桩总投资 二、运营成本及收益 三、投资收益分析 第四节、电池租赁收益分析 一、换电站投资成本 二、轿车换电站收益分析 三、公交车换电站收益分析 第五节、充换电站综合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三、环境效益 第十五章 2024-2029年中国充换电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中国充换电市场发展预期 一、市场规模预期 二、市场格局预期 三、行业发展预期 第二节、充换电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充电桩生产行业趋势 二、充电桩运营行业趋势 一、换电行业的竞争趋势 第三节、2024-2029年中国充换电行业预测分析 一、2024-2029年中国充换电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二、 2023-2029年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