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
随着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资本追逐的重点。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能源汽车制造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资本的进入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产能过剩、盲目投资等问题。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资本纷争不断加剧,加上产业的成熟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进入洗牌期。
为了满足节能减排、产业升级、能源安全等多重目标,新能源汽车成为政策重点呵护对象,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500万辆的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2015年实现了销量全球第一的成绩,可以看出产业政策的引领作用非常明显,客观上加速了技术的突破,产品的丰富,和市场的形成。
2014-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呈上升趋势,由2014年的8.39万辆上升至2018年的127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比重由0.35%提升至4.57%。2019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出现的首次年度下降,但随着退坡影响的边际减弱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鼓励政策的推出,新能源汽车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在汽车大环境没有大改善的情况下,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维持向高品质、产品力为主要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从不同动力类型看,2019年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7.2万辆,同比下降1.2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3.2万辆,同比下降14.39%。2019年新能源车受补贴退坡的影响,叠加二手新能源车的低价冲击,下半年呈现大幅下跌趋势,但是纯电动汽车产销恢复比插混式混合动力汽车较好,全年产销基本与2018年持平。
对比2018年全年销量排行榜,2019年有更多的精品车型占据了前列,部分低端车型被同级别更优秀的产品所取代。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
图表: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锐观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深度调研报告》,通过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范管理政策、推广应用政策、财税补贴政策、配套设施政策、重点区域政策、未来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帮助客户全面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脉络,及时了解中央及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及方向。此报告是您跟踪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动态、进行项目决策、制定投资策略的重要参考工具。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范管理政策
第一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政策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三、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
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行动计划
第二节、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准入政策
一、新能源汽车外商投资准入政策
二、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意见
三、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四、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
第三节、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管理政策
一、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二、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三、汽车电池行业白名单暂行管理办法
四、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第四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池回收利用政策
一、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二、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规定
三、做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
四、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规范文件
五、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意见稿
第五节、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标准及规范政策
一、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
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标准规范
三、四轮低速电动汽车技术条件
第二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分析
第一节、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
一、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二、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三、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
第二节、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模式及建议分析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模式
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主要问题
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路径建议
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措施建议
第三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财税补贴政策
第一节、中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综述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现状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长两年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缺陷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建议
第二节、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税收优惠政策
一、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
二、免征车辆购置税目录管理政策
三、新能源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
四、继续执行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
第三节、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财政补贴政策
一、新能源汽车推广财政补贴相关政策
二、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政策调整
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
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
五、支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通知
第四节、中国新能源汽车双积分政策
一、双积分并行管理办法
二、工信部修改双积分政策
第四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设施政策
第一节、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相关政策
一、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
二、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
三、免征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车型
第二节、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二、加快甲醇汽车制造体系建设
三、推进甲醇燃料生产及加注体系建设
四、加快标准体系建设
五、鼓励甲醇汽车应用
六、加强甲醇汽车监管
七、完善保障措施
第三节、部分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一、浙江
二、海南
三、广西
四、天津
五、长沙
第四节、2020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分区域建设目标
三、分场所建设目标
第五章 部分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
第一节、北京市
一、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管理办法
二、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停车场内充电设施建设
四、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政策
五、北京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目标
六、调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政策
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第二节、上海市
一、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
二、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操作流程
三、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目标
第三节、重庆市
一、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
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
三、重庆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第四节、河北省
一、保定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要点
三、河北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规划目标
四、河北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重点
第五节、山东省
一、“十三五”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目标
二、山东省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三、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
四、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第六节、安徽省
一、推广政策
二、发展目标
三、发展重点
四、行动计划
第七节、广东省
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
二、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三、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四、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目标
第八节、其他地区
一、甘肃
二、湖北
三、江苏
四、云南
第六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第一节、总体部署
一、总体思路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愿景
第二节、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一、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
二、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三、提升行业公共服务支撑能力
第三节、构建新型产业生态
一、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发展
二、促进关键系统创新应用
三、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四、强化质量安全保障
第四节、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一、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融合发展
二、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融合发展
三、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信息融合发展
四、加强标准对接与数据共享
第五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
二、协调推动智能路网设施建设
三、有序推进氫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第六节、深化开放合作
一、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
二、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
第七节、保障措施
一、深化行业管理改革
二、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五、加强组织协同
六、附件名词解释
第八节、发展趋势
一、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新能源汽车进入发展新阶段
图表目录
图表:2012-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政策
图表:贮存方式相关要求
图表:2017-2020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
图表:部分已发布的燃料电池汽车有关标准
图表:截至2018年主要省市新能源汽车政策出台情况(一)
图表:截至2018年主要省市新能源汽车政策出台情况(二)
图表:使用环节措施建议一览
图表:国内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补贴标准
图表:2016-2020年国内纯电动客车补贴技术标准
图表: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
图表: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
图表: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补贴标准
图表: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
图表:2015-2020年新建集中式充换电站目标
图表:2015-2020年新建分散式充电桩目标
图表:2015-2020年充电基础设施分区域建设目标
图表:到2020年充电基础设施分场所建设目标
图表:2020年上海市各区县规划公用充电设施布局情况
图表:2020年上海市各区县规划公用充电设施分布图
图表:山东省率先发展区2020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预测
图表:山东省重点推进区2020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预测
图表:山东省积极促进区2020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预测
图表:2018-2028年山东省新能源车产业发展重点
图表:广东省及各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目标
图表:2018-2022年云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
图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一)
图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二)
图表:车载操作系统生态建设行动
图表:智慧城市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行动
图表:建设智能基础设施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