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数据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完善,目前已经进入落地实施阶段。自从2014年“大数据”这个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政策环境掀开了全新的篇章。在顶层设计上,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产业发展和安全三方面做了总体部署。《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文件也都已经出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卫健、农业、环保、检察、税务等部门还出台了领域大数据发展的具体政策。截至2019年初,所有省级行政区都发布了大数据相关的发展规划,十几个省市设立了大数据管理局,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1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启动建设。可以说,大数据的政策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成,目前已经纷纷进入落地实施甚至评估检查阶段。
在技术方面,我国大数据技术发展属于“全球第一梯队”,但国产核心技术能力严重不足。我国独有的大体量应用场景和多类型实践模式,促进了大数据领域技术创新速度和能力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技术全面性上,我国平台类、管理类、应用类技术均具有大面积落地案例和研究;
在应用规模方面,我国已经完成大数据领域的最大集群公开能力测试,达到了万台节点;在效率能力方面,我国大数据产品在国际大数据技术能力竞争平台上也取得了前几名的好成绩;在知识产权方面,2018年我国大数据领域专利公开量约占全球的40%,位居世界第二。但我国大数据技术大部分为基于国外开源产品的二次改造,核心技术能力亟待加强。例如,目前国内主流大数据平台技术中,自研比例不超过10%。
201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已达2800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增长至4700亿,同比增长是30.6%。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4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预测在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然而,综合国内外环境、新兴技术发展等多种因素,大数据产业的增速出现了下滑。我国的大数据产业也面临着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
大数据产业相关的政策内容已经从全面、总体的指导规划逐渐向各大行业、细分领域延伸,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与大数据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
锐观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政策深度调研报告》共有七章,通过对中国大数据产业利好政策环境、大数据相关政策热点、大数据产业规范管理政策、产业应用政策、重点区域政策、未来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帮助客户全面把握大数据产业政策脉络,及时了解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大数据产业的扶持力度及方向。此报告是您跟踪大数据产业政策动态、进行项目决策、制定投资策略的重要参考工具。
报告目录
第一章大数据产业政策体系分析
1.1大数据产业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一、大数据产业政策汇总分析
二、医疗大数据政策总体分析
三、大数据相关版权保护法规
四、大数据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1.2大数据产业财税补贴政策
一、现行增值税优惠政策
二、地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三、大数据产业税收政策建议
第二章大数据产业管理规范及标准体系
2.1大数据产业管理规范体制
一、大数据产业整体管理机制
二、大数据产业地区管理机制
三、大数据产业管理规范建议
2.2大数据产业标准建设分析
一、大数据产业标准架构分析
二、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状况
三、国际大数据产业标准化建设
四、中国大数据产业标准化建设
五、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分析
六、地区大数据产业标准建设
第三章中国大数据产业相关政策热点分析
3.1数据安全领域
一、信息安全技术规范
二、信息安全评估指南
三、数据安全标准化
四、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3.2区域协同领域
一、京津冀大数据建设方案
二、长三角信息化合作规划
3.3技术融合领域
一、供应链产业创新推进意见
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
3.4数据中心领域
一、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
二、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意见
3.5数据开发与共享
一、工业互联网发展意见
第四章中国大数据产业应用类政策分析
4.1医疗大数据服务管理办法
一、政策原文
二、政策分析
4.2交通大数据应用政策分析
一、政策原文
二、政策分析
4.3林业大数据发展指导意见
一、政策节选
二、政策分析
4.4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
一、政策原文
二、政策分析
4.5水利大数据发展指导意见
一、政策原文
二、政策分析
4.6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
一、政策原文
二、政策分析
4.7气象大数据政策规划分析
一、规划目标
二、规划重点
三、实施保障
4.8工业大数据应用政策分析
一、国际工业大数据政策
二、国内工业大数据政策
第五章重点地区大数据产业政策布局
5.1贵州省
一、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二、建设数字贵州的意见
三、大数据与工业融合发展方案
四、大数据行动问责暂行办法
五、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
5.2北京市
一、大数据产业促进政策
二、大数据建设工作方案
三、交通出行数据开放管理办法
5.3广东省
一、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二、大数据标准体系规划
三、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办法
5.4广西省
一、数字社会的建设规划
二、大数据服务工作要点
5.5河南省
一、大数据产业发展目录
二、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三、大数据发展三年计划
四、促进大数据发展政策
5.6内蒙古
一、大数据发展工作要点
二、大数据发展总体规划
三、大数据改革实施方案
5.7广州市
一、大数据产业发展意见
二、医疗大数据应用意见
5.8福州市
一、大数据产业发展计划
二、大数据产业园区政策
三、数据开放管理办法
5.9其他地区
一、四川省大数据发展工作方案
二、张家口大数据产业发展政策
三、合肥市大数据企业认定办法
四、天津市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
五、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第六章中国大数据产业综合试验区政策思路
6.1贵州综合试验区
6.2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6.3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6.4上海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6.5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6.6重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6.7沈阳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6.8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第七章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分析
7.1“十三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二、发展目标及方向
三、大数据相关规划
7.2“十三五”大数据产业规划内容
一、大数据战略阶段
二、规划基础及形式
三、规划原则及目标
四、规划的保障措施
7.3“十三五”大数据产业规划重点
一、强化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
二、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
三、促进行业大数据应用发展
四、加快大数据产业主体培育
五、推进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六、完善大数据产业支撑体系
图表目录
图表:2017-2020年中国大数据相关政策
图表:2016-2018年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政策
图表:2018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公示名单
图表:软件研发及外包
图表:信息技术研发服务外包
图表:信息系统运营维护外包
图表: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
图表: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
图表:地方管理机制分析
图表:大数据参考架构
图表:大数据标准体系框架
图表:WG9制定参与国际标准情况
图表:2014-2017年工作组标准研制情况(一)
图表:2014-2017年工作组标准研制情况(二)
图表: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国家——省级业务布局
图表: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为核心的“云+端”业务互动模式
图表: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下的大数据标准体系
图表: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三层结构图
图表: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硬件系统结构图
图表:基于元数据管理的大数据资源建设
图表:气象大数据资源一、二级目录结构
图表:气象大数据采集与汇交
图表: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智能化预报服务和管理
图表:国家工业大数据相关政策
图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政策
图表:广东省大数据标准体系框架图
图表:广东省大数据标准化总体路线图
图表: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
图表: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
图表:珠三角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
图表:河南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
图表:沈阳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
图表:内蒙古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
图表:大数据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工程
图表:大数据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图表: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工程
图表:跨行业大数据应用推进工程
图表: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创建工程
图表:大数据重点标准研制及应用示范工程
图表:大数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