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第一线实用性(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养,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图表:2014-2019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办学水平整体提升,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全国共组建职教集团1400余个,覆盖90%以上的高职院校、100多个行业部门。
在国家的重视和推动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这里面包含了独立学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其中,本科院校1245所,比上年增加2所,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另有研究生培养单位815个,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为3833万人。2019年6月20日发布的《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2%,毕业三年后月收入增幅达到76.2%,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接近60%,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的比例保持在60%以上,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高职教育对于扩大就业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2019年,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加快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2月13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全文发布了由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3月29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4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扩大就业。2019年6月28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职业院校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结合高职扩招,从2019年起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图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具体目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10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试点布局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2019年12月5日,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原法基础上,共修订调整41条,新增15条,包括健全职业教育举办机制、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完善产教融合制度支撑、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等方面。
未来中国企业对就业者的职业资格和学历层次的要求将越来越严格。作为培养的学生既有“学历文凭”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等职业教育,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其未来发展将拥有一个巨大空间。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教育基金组织以及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等大企业所表现出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的强烈意愿,就是有力的证明。市场需求将逐渐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锐观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建议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概念等,接着分析了中国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随后,报告对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做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发展环境分析、政策法规制度分析及投资分析,最后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前景与发展趋势。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财政部、教育部、锐观产业研究院、锐观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中国职业教育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高等职业教育产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报告目录
第一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概述
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述
一、职业教育的定义
二、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职业教育实质与内涵的认识
四、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高等职业教育概述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
三、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2018-2020年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2018-2020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从计划到市场的发展
三、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综述
四、中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方向
一、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三、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四、《职业教育法》的重大影响及修改工作
第三节、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七大问题
二、缺乏吸引力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三、中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四、强行“保送”背离发展职业教育初衷
第四节、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应实现三大突破
三、职业教育投入须建立“刚柔并举”机制
四、应创新中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五、需增强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
第三章 2018-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2018-2020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经验与启迪
第二节、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分析
一、中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成绩
二、制约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
三、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
四、突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瓶颈的对策
第三节、高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非均衡性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
二、非均衡发展对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三、高职高专院校均衡发展的对策分析
第四节、网络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一、网络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二、网络教学应用给高职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三、网络教学在高职教育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高等职业教育企业质量管理的途径分析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二、知识观的转变
三、过程管理以人为本
四、符合“消费者”需求
第四章 2018-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分析
第一节、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明确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推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模式
三、拓展培养人才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
第二节、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分析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系统要求
二、“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办学模式
三、订单培养为主要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四、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
第三节、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与项目轮训”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
二、“工学结合与项目轮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社会背景
三、“工学结合与项目轮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四、推进“工学结合与项目轮训”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措施
第四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的KAQ结构分析
一、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
二、一般意义的KAQ内涵及相互间关系
三、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KAQ结构比较
四、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KAQ构成
第五章 2018-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宏观经济环境
一、宏观经济概况
二、对外经济分析
三、工业运行情况
四、固定资产投资
五、宏观经济展望
第二节、行业环境
一、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日益显现
二、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
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使命
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服务新农村建设
第三节、就业形势分析
一、中国总体就业状况
二、中国就业整体概况
三、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第六章 2018-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制度分析
第一节、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
一、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回顾
二、职业教育政策的取向演变
三、职业教育政策实施中存在的失效问题
四、“新助学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助力
第二节、中国高职教育文本政策的解析
一、高职教育文本政策回顾
二、新时期高职教育的文本政策
三、未来高职教育文本政策需明确的问题
第三节、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分析
一、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取得成就
二、工学结合政策的全局意识
三、打破企业的低技术均衡
四、校外实训制度的构建
第四节、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的概念
二、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的特征
三、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的构建
四、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的推进
第五节、高等职业教育亟须解决的政策问题
一、单独建立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体系
二、单独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业质量的评价体系
三、单独设立技术型人才的职称系列并制定相应的用人政策
四、单独制定高职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和职务聘任制度
五、制定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学位政策
六、制定高等职业院校实施非学历教育的学籍管理办法
七、调整高教新生的录取政策营造平等竞争环境
第七章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分析
第一节、中国职业教育的投资背景
一、职业教育投资面临空前有利的政策环境
二、“技工荒”催生职业教育投资热潮
第二节、2018-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现状及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二、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日益弱化
三、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投入不足
四、学费标准过高学生负担过重
第三节、高等职业教育扩大吸收投资的策略分析
一、制定法律法规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投资
二、加大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力度
三、吸引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
四、在投资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及激励机制
五、支持银行对高等职业教育贷款
六、鼓励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消费
第四节、职业教育有效投资模式
一、实训基地共建
二、“引企入校”模式
三、“引校入企”模式
第五节、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收益风险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简述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风险
三、个人投资高职教育的风险表现
四、个人投资高职教育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六节、高职院校依托大型企业组建职教集团模式分析
一、组建职教集团是做大做强高职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二、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三、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组建紧密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
四、实施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组建职教集团的难点和问题
第八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前景趋势分析
第一节、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及趋势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前景看好
二、中国职业教育蕴含巨大发展潜力
三、今后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四、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节、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内涵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发展的方向
三、人才培养逐渐由职业能力训练转变到综合能力培养
四、高等职业教育正在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高等职业教育必然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探索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附录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附录三: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附录四: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附录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图表目录
图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情况
图表:四川省不同经济区域高职院校发展比较
图表:四川省不同经济区域高职院校教学基本设施比较
图表:四川省不同经济区域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精品专业、精品教材比较
图表:教育消费者的顾客满意度
图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框架图
图表:2014-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4-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2014-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2018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8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8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7年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7年对外直接投资额(不含银行、证券、保险)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2014-2018年中国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图表:2018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图表: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图表:2018-201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2018年与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对比
图表: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图表:2013-2018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图表: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图表:2018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图表:2019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图表:2013-2017年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图表:人民币升值对服装产品出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