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7-6018

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及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时间:2020-03-14  阅读:

1、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受到政府高度重视。为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将包括高端装备制产业在内的七大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目标,要“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要“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国家鼓励制造业产业升级改造,向智能制造发展,有助于推动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2)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

《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制造业是支撑我国大国地位的重要基础,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不够强大,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程度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紧迫。自动化设备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载体,通过与工业制造技术相结合,对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工艺、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普及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将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前景广阔。

(3)人口红利消失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洼地效应逐渐减弱,产业结构转型与战略升级成为必然趋势。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能节约人工成本,是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有效举措。因此,面对人口红利消失所带来的从业人员减少、成本上升等问题,过往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迫切需要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

(4)主要技术日趋成熟

由于下游产品的多样性,自动化设备具有明显的定制化特点,因此其研发制造对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技术水平与外国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但是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逐步掌握了自动化设备开发的相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壮大及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2、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1)行业基础薄弱

与美国、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起步较晚,生产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通过学习模仿与自主创新,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众多自动化设备厂商,但大多规模偏小,技术力量薄弱,能为下游客户提供全过程的研发、设计、制造及服务的企业较少。薄弱的基础对行业的发展及技术提升会产生不利影响。

(2)专业人才紧缺

自动化设备制造涉及自动化控制、电子、机电一体化、精密测量、精密机械、光学与机器视觉、软件等多个技术领域,技术集成难度高、开发难度大,对研发及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一方面,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全面的专业技术;另一方面,由于自动化设备多为非标定制化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技术人员需要根据下游行业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特征对产品进行个性化设计,这对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对研发及技术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外,公司生产经营也需要一批项目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能深入挖掘客户需求、熟悉生产工艺及技术特点,配合技术研发人员,为客户提供适宜的产品设计方案。由于我国自动化设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滞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人才培育和积累相对不足,致使相关专业人才匮乏。

(3)产业配套落后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综合性较强,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既需要厂商自身具备较强的研发及制造能力,也需要相关基础配套行业提供有力支撑。虽然我国的基础材料及精密零部件等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时间短、高端人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部分高端精密零配件的配套能力相对薄弱,对进口具有一定的依赖。如果国内上游厂商不能在核心部件的技术水平上取得突破,高昂的采购成本可能会制约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3、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1)行业技术水平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集成度高。随着现代生产工艺的日益复杂,企业对生产自动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步成为企业生产中的关键设施,其应用范围已经覆盖移动终端、新能源、电子烟、汽车、硬盘、医疗健康和物流等国民经济领域。

自动化设备广泛的需求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主要表现在:首先,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部分领域设备的国产化率大大提高;其次,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内企业攻克了一大批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部分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后,产业技术进步显著,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例如,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节能减排领域的开发和应用,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已具备了一定技术水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设计能力和较强竞争力的优秀内资企业,设备制造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虽然我国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目前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①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现代流程工业的工艺参数、技术特点,需要集成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紧密结合,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以掌握自动化控制等核心技术为前提。目前,大多数国内企业产品研发水平和关键精密加工手段落后,大型复杂系统的设计、验证技术薄弱,重大工程的实施经验缺乏,在技术创新、系统集成等方面与知名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②产品性能和国外存在差距

我国大部分控制系统在可靠性、稳定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与国外高端产品存在差距。机械系统柔性设计、图像高速生成/处理和控制、信息数据处理、精密微力/微距传感、精密运动/传动控制、计算机系统设计以及精密测量等关键技术亦较为落后。产品和技术的差距导致部分高端零部件依赖进口。

(2)行业技术特点

①技术集成度高

自动化设备技术涵盖自动控制学、机械设计学、物理光学等多门学科,集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软件应用开发等先进制造技术于一体,涉及自动化控制、电子、机电一体化、精密测量、精密机械、光学与机器视觉、软件等多个技术领域,对行业参与者技术整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②工艺要求高

随着终端产品向精细化发展,零部件加工和组装工艺越来越复杂,对智能制造设备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与标准化产品相比,非标自动化设备需根据客户需要和工艺要求进行设计,因此自动化设备厂商必须深刻了解和熟悉设备生产工艺,以满足下游客户对设备的定制化需求。

③信息化需求大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方面,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设备能有效保证生产的稳定性、精密性、安全性与可靠性,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能提供全面的生产状态信息,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及时准确的为决策与管理服务,保证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转。因此信息化与自动化紧密结合增加了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制造与应用的市场空间。

工业自动化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研发设计的投入高,开发难度大,导致该行业整体利润率较高,但不同细分市场利润率有差别。少数企业的研发设计能力、产品自动化程度及行业经验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且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这些企业在高端设备市场享有较高的利润水平。低端产品市场由于聚集了大部分技术水平较低的设备生产企业,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水平相对较低。

影响行业利润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技术水平和产品成本:

(1)技术水平

自动化设备研制涉及自动化控制、电子、机电一体化、精密测量、精密机械、光学与机器视觉、软件等多个技术领域,对企业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较强的技术实力有助于企业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增强谈判中的议价能力,从而保持较高的利润率水平。

(2)产品成本

自动化设备的成本主要由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构成。因此,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人员薪酬变动对行业的利润率水平有较大的影响。

自动化设备根据行业标准化程度和市场供给特征,可以分为标准自动化设备和非标自动化设备。其中,非标自动化设备是指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制造的设备,对企业的研发设计、快速生产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公司主要从事非标自动化业务,该类业务具备定制化研发和订单式生产、本地化技术服务的特点。

(1)定制化研发

自动化设备行业需要根据下游客户的特定要求进行设计研发。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大多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2)订单式生产

自动化设备制造商需根据每个客户不同的功能测试需求、自动化水平、现场工况及作业模式等,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定制化方案。因此,企业生产部门根据订单确定生产任务和指标。在产品策划和设计过程中,企业需要和客户进行反复沟通与磋商。设计方案经过客户认可,样品经过功能检测之后,方能正式开始产品方案的实施和生产。

(3)本地化技术服务

定制化研发和订单式生产的业务特点要求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在项目前期与客户进行现场技术交流,对项目开展客户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概念方案设计、技术难点分析等工作,在项目实施阶段快速为客户提供本地产品交付与售后技术服务。

4、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景气度与移动终端、新能源、电子烟、汽车、硬盘、医疗健康和物流等下游行业密切相关,而下游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受宏观经济形势、政府产业政策、技术革新、消费习惯的影响存在一定波动。因此,自动化设备制造业也会呈现一定的行业周期性,但与其他行业相比,该行业周期较长,波动幅度与频度较小。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以上海、南京、苏州等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及以广州、珠海、深圳等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季节性亦主要取决于其下游行业的季节性。以智能手机为例,该类产品的需求受节假日及人们消费习惯的影响,一般3月至8月为销售淡季,9月至次年2月为产品销售旺季,因此与该类产品相关的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也存在一定季节性。

5、行业主要壁垒

(1)技术壁垒

自动化设备制造是一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涉及自动化控制、电子、机电一体化、精密测量、精密机械、光学与机器视觉、软件等多个技术领域,横跨多门学科。不同行业应用的自动化设备差异大,需进行大量的定制化设计;即使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客户,由于自动化程度、功能需求、生产流程、制造工艺、场地布局各不相同,其产品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本行业企业需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熟练掌握各类零部件的性能,深刻理解客户个性化需求,综合运用各项技术并对系统进行集成后,方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成套设备及系统产品。

(2)行业经验壁垒

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精密性、安全性与可靠性等特性对下游产品的生产有重要影响。下游客户在选择设备供应商时,历史业绩、行业经验等成为其考虑的重要因素。选择供应商时,客户更青睐拥有较强的研发设计及项目运作能力、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和成功案例、专业化的项目实施和管理团队并能够提供长期售后服务的设备制造商。

(3)人才壁垒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多学科,跨越多领域,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行业内企业需要大批掌握多种自动化技术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企业生产经营也需要大批能深入挖掘客户个性化需求、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与市场营销经验的销售管理人才。人才壁垒对行业新进入者构成障碍。

(4)品牌壁垒

生产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下游客户一般对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精密度以及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由于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声誉一般是产品质量的间接体现,因此品牌成为下游客户选择设备供应商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5)资金壁垒

自动化设备多以定制化方式进行生产,客户对设备工艺、产品精度、产品功能等有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供应商在获取订单后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前期投入较高。同时,定制化设备生产周期较长,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支持。

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的影响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上游行业产品主要是光电元器件、机加件、机械元件、气动元件及其他产品。从整体来看,上游行业市场较为成熟、产品供应相对稳定,本行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需求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对于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我国上游企业制造水平仍显不足,主要依赖进口。进口零部件的供应持续性和价格稳定性会对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产生一定影响。

2、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的影响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服务的领域较广,包括移动终端、新能源、电子烟、汽车、硬盘、医疗健康和物流等行业,上述行业需要的自动化设备产品种类繁多、规格各异。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下游行业新生产线投产和原有生产线升级改造将驱动本行业的增长;

第二,下游行业对自动化设备性能要求的提高将推动本行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随着《中国制造2025》正式发布,我国的智能制造开启了新的征程。在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我国现代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将逐渐普及。下游行业出于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工艺水平的内在需求,还将不断加大设备配套改造和工艺技术改造的投入,进而带动自动化设备需求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