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7-6018

航空机载设备生产技术及维修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时间:2020-01-30  阅读:

 

1、航空机载设备生产技术及维修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1)《中国制造2025》引领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旨在强化高端制造业、将中国建设为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包括航空制1-1-141造在内的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而作为高端制造的典型代表产业,航空制造及相关配套维修的发展程度确实反映了国家整体工业制造水平。随着国产支线、干线飞机总装、试飞及取证工作的不断深入,必然为国产飞机零部件制造及维修市场带来持续利好。机载设备维修、测控及机载设备制造等产业将在空前的重视与支持下获得长足的持续发展。

(2)军民融合打开军机维修市场并促进军用技术民用化

军民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军品竞争性采购改革的实施也将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军工建设提供机会窗口。未来军用航空器的更多维修保障及相关配套任务将面向符合条件的社会企业开放,并带来航空维修市场的快速发展。

同时,军民融合还将进一步打破现有军品机载产品制造技术民用化的体制束缚。大量经过实践检验的军品成熟机载产品技术与生产能力将以低成本转移到民用市场,这将加快机载产品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3)民航机队的持续增长保证基本的市场增长空间

按照民航产业的发展规划,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民航机队保有量的复合增速仍将保持在10%左右。高铁、高速公路运输快速发展必然冲击航空运输产业现有定价体系,随着终端消费者承受航空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航空器使用效率将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维修频率也将不断增大。这将有效促进航空维修产业与机载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4)通用航空大力发展带来航空机载设备研制维修产业的全新增长点

随着低空空域的不断开放及通航产业配套政策的持续完善,参照美国的通航飞机与民航飞机的比例,未来通用航空器市场有望获得爆炸式增长。按照相关规划,2020年我国通用航空器将达5,000架以上。因此通航飞机的维修和零部件制造将成为航空产业未来的潜在增长点。

(5)“制造+服务”模式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利润率

航空维修产业正在由简单的航空机载设备维修向全产业链的后市场延伸产业链,这将有助于从业企业尤其是第一梯队企业利润率与竞争力的持续提高。未来随着通用航空器4S店模式的不断构建,航空维修产业可能向通用航空器托管、租赁、维修、培训、取证(代理)、会员服务等综合一体化服务转变,从而使其由目前的B2B模式向B2C领域渗透成为可能。未来航空维修领域的行业准入、市场集中度及利润率都将不断提高,这将给行业整体发展带来良好契机。

2、航空机载设备生产技术及维修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1)与国外相比,国内机载设备研制及维修整体技术仍相对落后

目前,国内航空机载设备生产技术及维修行业的深度维修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民航运输飞机主要以波音、空客系列飞机为主,进口的发动机、机体、机载设备等零部件的核心制造技术主要由国外OEM厂家掌握和控制。

尽管部分国内机载设备维修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维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有少部分企业具备部分机载设备的深度维修能力,但与国际OEM厂家相比,维修技术仍然存在差距。

(2)专业人才缺乏

机载设备及检测设备的研制融合多学科的高精尖技术,对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人才培养周期长,导致了国内机载设备及检测设备的研发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于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我国机载设备维修行业起步较晚,机载设备维修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较缺乏。随着国防建设的需要及国内民航运输机队规模和机龄的增加,机载设备、测控设备及维修市场稳步增长,专业人才的缺乏矛盾将会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