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开始,我国掌握了自主反渗透膜生产技术,反渗透膜应用技术更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譬如,在海水苦咸水淡化方面,我国已成功建成了日产千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和日产118万吨级反渗透高盐度苦咸水淡化工程,在国家计委支持下,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和万吨级高硬度苦咸水淡化项目也已启动。
2009年中国膜产业总产值仅仅达227亿元,2013年中国膜产业总产值达到633亿元,之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4年中国膜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膜产业总产值增长至1800亿元左右。预测2019年中国膜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200亿元。
以反渗透膜为例,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主要用于脱盐和脱除水中有机物杂质。在我国,反渗透膜在中国整个膜市场中所占份额最大,占膜行业市场份额的50%左右。
我国反渗透膜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反渗透膜的研制始于1965年,20世纪70年代进行醋酸纤维素(CA)中空纤维和卷式反渗透膜组器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现工业化,其工艺技术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外新一代性能优异的反渗透复合膜已工业化并销入中国,国产反渗透复合膜虽经“九五”科技攻关后,已具备产业化条件,但性能仍比国外低。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反渗透膜最重要的生产国家之一,产量占比约为18.98%,仅次于美国。我国也是最大的反渗透膜消费国家,消费量占全球反渗透膜消费量的比例为25.99%,2017年我国反渗透膜市场规模超过830亿元。
不过,也有部分膜产品与发达国家尚存一定距离,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以电渗析膜为例,电渗析技术主要包括倒极电渗析(EDR)、液膜电渗析(EDLM)、填充床电渗析(EDI)、双极性膜电渗析(EDMB)、无极水电渗析等,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ED工艺水平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均相离子交换膜却20多年仍没有工业化,对氯碱工业用的全氟离子交换膜主要靠进口解决。总的来说,我国的电渗析膜品种较少,耐温、耐氧化、耐酸碱和耐污染等性能较差,难以进行高浓度浓缩和不同离子的分离。
膜产品主要包括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微滤膜、电渗析膜、气体分离膜、无机陶瓷膜、透气膜等,目前在膜的总销售中,反渗透膜所占比重最大,约为50%,超滤膜、微滤膜、电渗析膜各占10%,其余膜产品占20%。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
从21世纪初开始掌握自主反渗透膜生产技术,80年代中期实现工业化,其工艺技术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反渗透膜最重要的生产国家之一,产量占比约为18.98%,仅次于美国。
锐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service@reportrc.com、010-5716921,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膜产业细分产品市场现状分析,膜产业进入快速发展
2020工业物联网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政策支持+产业联盟推动
汽车检测市场分析:国六迎来密集实施期,排放检测有望量价齐
2020垃圾处理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焚烧产能迅速增长垃圾焚烧
医疗器械行业相关主要注册审评及流程梳理
2019年中国市场次高端白酒投资分析与风险提示
2020中国通信基站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5G时代到来基站步入
2020中国(IDC)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国内IDC增速远超全球市场容量
2020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环保趋严+劳动力紧缺
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特征及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国内企业正在加速突破国
2020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日系占据主导地位